文/丘光

收錄的評價中,作家屠格涅夫作為開頭是有意義的,短短幾句話便為果戈里的創作生涯立了一個紀念碑。兩位大作家見過幾次面,儘管的政治立場不同,年長九歲、斯拉夫傳統派的果戈里頗愛惜屠格涅夫的才華,而西方派的屠格涅夫留下的兩篇文章,精神上一致是「我景仰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在一八五二年果戈里逝世後,官方禁止媒體報導果戈里,此時屠格涅夫甚至還聽到流言中傷作家,因此不惜違法在《莫斯科公報》刊登〈彼得堡來信〉一文追悼果戈里,給作家的死一個應得的回聲,其中寫到:「此人,以自己的名字標誌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時代,我們引以為傲……無論歷史最終賦予他什麼地位,我們相信沒人會拒絕再說一次:願他安息,永遠懷念他,他的名字將永世流芳。」
***
偉大的詩人、偉大的藝術家(果戈里)在我面前,我看著他,心懷景仰聆聽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作家 屠格涅夫
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出來的。
──作家 杜斯妥也夫斯基
果戈里多麼直率,多麼有力,他真是個藝術家!……這是一個最偉大的俄國作家……
──作家 契訶夫
我們看果戈里的世界彷彿要用放大鏡,其中很多教我們驚訝,全都讓我們發笑,看過便無法忘懷……他觀察一切的現象與事物並非從它們的現實面,而是從它們的極限。
──宗教哲學家、文學評論家 羅贊諾夫
「如何用傻瓜來描繪出鬼的樣貌」──這是果戈里自陳他一生以及所有作品的中心思想。……在果戈里的信仰認知中,鬼是既神祕又現實的存在……作為藝術家的果戈里,在笑的指引下探究這個神祕存在的本質;作為人的果戈里,則化笑為武器與這個現實的存在爭鬥,因而果戈里的笑──是人與鬼的爭鬥。
──作家 梅列日科夫斯基
果戈里的作品至少是四度空間的。能夠與他相較的同時代人是毀掉歐幾里得幾何世界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
──作家 納博科夫
果戈里是說謊家。……他總是在發想:「要是不這樣會怎樣呢」……對果戈里來說,現實──永遠是數千種可能的其中一種……
──文藝學家、符號學家 洛特曼
果戈里的《外套》敘事方法非常特殊,採取一種旁觀者說書的雙重視角讓故事開展。書中的說書人是個狡猾的角色,他總是不說事實,反而習慣說謊。這點更加深了故事中真偽辯證的複雜性,尤其是充滿荒謬性的故事主題,真實深刻,很能呼應當代社會和平凡如你我身處於大環境的種種窘境,也讓這部小說具有被改編為「現場(代)劇場作品」的價值。
──國際共同劇場台俄跨界劇作《外套》導演 奧列格‧立普辛
果戈里才是古今罕見獨特的藝術家。……〈外套〉可視為他最好的藝術作品結晶。……〈外套〉、〈檢察官〉和《死靈魂》才是瞭解果戈里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想推薦有志作家必讀的作品。
──作家 龍瑛宗
人生充滿悲喜,讀果戈里的小說,他用一點誇張的手法寫出人間的悲喜,讀他的作品或許可以從悲喜的困境中了解世情,提升自己。
──作家 鄭清文
※相關連結:
-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新書介紹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1/CL005.html
- 從果戈里的畫像看藝術家的自畫像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1/gogolportrait.html
- 藝術作為「驅魔」儀式──談果戈里的《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2/CL005-introduction.html
- 櫻桃園文化追求老經典的新生命──新譯果戈里小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2/CL005-newsletter.html
留言
張貼留言